今天,上海红色文化季“法润初心·红色法治”法治宣传活动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
现场,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宣讲团成员代表讲述了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徐汇区代表性红色点位背后蕴藏的法治历史故事。通过讲解、情景演出等,激活红色资源中的“法治密码”,再现革命时期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与对法治理想的坚定信念。通过持续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红色法治资源,讲好红色法治故事,进一步激发红色法治文化的价值塑造、精神支撑和铸魂育人的功能。
中共一大是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革命事业的起点,也是党领导中国法治事业的起点。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确立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是党内法治建设的开篇之作。《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这种鲜明的价值追求,与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一脉相承——无论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还是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上海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法治工作的最高准则。
中共四大对中国法治建设影响同样深远,特别在宣传、农民地位、妇女地位、劳工等方面,通过议决案等形式提出主张。以宣传方面的法治影响为例,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第一次提出“宣传”的概念,强调革命理论是党的宣传工作行动指南。以党的议决案形式,对党的宣传政策进行顶层设计。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并指出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标志着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位于荆州路151号的国歌展示馆是全国首家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的展示馆。上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进步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该片主题曲即是《义勇军进行曲》。馆中,《国歌法》普法墙以时间轴形式展示了《义勇军进行曲》从诞生、发展到立法的重要时间节点: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得到法律的保护;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立法形式对国歌奏唱方式、国歌使用场合等作出了明确规范。同时,该馆积极将《国歌法》融入日常普法,设计专题课程开展宣讲,并通过互联网推送至四川、云南、新疆等地中小学。并以国歌系列品牌项目为载体,先后推出“爱国歌·重国格”国歌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国歌颂·中华魂》国歌立法宣传片等。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牺牲在这里的多位英烈都曾开展过法治实践,为新中国孕育了红色法治基因。1929年在此牺牲的彭湃,在1923年领导成立了中国首个县级农民协会海丰县总农会,下设海丰总农会仲裁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司法机构。之后,彭湃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并在法治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内设裁判委员会,作为苏维埃政权的基层审判和司法行政机关,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审判反革命分子、铲除一切剥削力量、巩固苏维埃政权、解决群众之间的纷争等。从海陆丰革命发展而来的司法机构体系和原则,在此后中国的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和发展。
会上,包含上述代表性红色点位的第一批上海市红色法治文化路线发布。以虹口区为例,无论是中共四大纪念馆暨国旗教育展示厅、李白烈士故居、曾联松故居、鲁迅故居等传统红色点位,还是1925书局、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今潮8弄等打卡点位,都蕴含着丰厚的法治文化。如,李白烈士故居是中共早期红色秘密情报通道的历史见证,是隐蔽战线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牺牲和奉献的历史见证。2020年4月13日,李白烈士故居被命名为虹口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成为宣传《国家安全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平台。再如,内山书店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利用租界法律空间开展斗争的缩影,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本土化传播的关键节点。其通过文化庇护、法律实践、思想传播的三重互动,构建了独特的“书店法治生态”,为红色法治文化研究提供了跨国视野下的鲜活样本。虹口区已在现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内设立了“法治会客厅”,日常举办法治宣传、法治观察、法治论坛等。
本次活动由市司法局、市法宣办主办,虹口区依法治区办、虹口区司法局、中共四大纪念馆承办。
和兴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